逆行而上勇挑重担 以身作则展现党员担当

e5f1f29750d842e245fb1d4661d076b_副本.png


个人简介:

罗凤鸣,男,汉族,四川大邑人,中共党员,1970年8月出生,研究生学历,博士学位,主任医师,四川大学内科学专业毕业,1990年7月参加工作,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。


身为党员干部以身作则 用行动践行责任担当

罗凤鸣是内科党总支书记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,曾是援非抗击埃博拉病毒的中国医疗队成员。2003年非典时,曾作为第二批待命前往北京的医生在成都开展抗击非典工作。2017年春节举家团圆之际,作为四川省援助非洲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紧急医疗队队员,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。武汉爆发新冠肺炎亟需支援,他主动请缨,以“我是党员干部,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”的信念,在大年初一再次踏上征途。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,积极开展工作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。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的白衣天使们,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与党员们参加了第一次组织生活会。除了治疗任务,还有许多指导、会诊的工作,每天晚上,他都需要借助药物才能入眠。进驻武汉红十字医院后,他立即投入工作,召开紧急会议,做好分工,统筹全局,利用专业知识,制定了包括病人收治以及分层救治方面的流程和方案,严防院感,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。在参与临床救治、查房、诊疗、放射、重症会诊高强度的工作下,仍坚持参加一线值班,以身作则。

罗凤鸣3.jpg


因地制宜规划病区 科学制定诊治流程 

作为呼吸内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结合临床经验成立临时“新冠感染科”托管30名患者。开展感控三大行动:首要任务是严防院感,在医疗队内部培训,同时给红十字会医院建言献策,改进医院感控流程;其次是协助医院重新规划收治病人,轻、中、重症病人,按楼层和房间分级治疗;第三是尽量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,同时对病人的药物进行一定调整。在医院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的新情况下,组织华西医院医疗队联合红十字医院、广元中心医院、宜宾二院等医院医护人员重新组建了9楼ICU病房接管和重建重症病房,并在护士长冯梅同志、病区主任尹万红同志的协助下,完成了管理团队的建设以及人员调配、物资和设备准备,迅速收治危重症患者。

罗凤鸣2.jpg

医院吸氧病人大量增加导致中心供氧系统压力不足,罗凤鸣带领团队把中心供氧系统和钢瓶供氧相结合,用最“土”的办法增加患者的供氧量,在临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。提出“如果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,我们就给患者增加钢瓶鼻导管吸氧;如果患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仪,我们就给患者增加钢瓶面罩吸氧”。在实践中,多名患者在使用了这些“土办法”后,血氧饱和度指标出现了明显上升。赴鄂前1天,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指令,作为专家组成员奔赴广西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提出防控建议、执笔起草报告。在《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四版)的通知》基础上,结合协和武汉红十字医院的具体情况,撰写《四川医疗队——协和武汉红十字医院病人诊治流程(试行)》,给出了不同病房、不同分层患者的分类处理及诊治流程建议,为二甲医院参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,目前第一版已通过医院下发到各科室共临床医生使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 病患心中的“救星” 队员眼中的兄长

在患者心目中,他是大家绝境中的救星,进入病房第一天,他就告诉患者们:我们是华西医院的,党和政府让我们来帮助大家,共渡难关。每一天的查房,他一位患者都不会拉下,精湛的技术,亲切的态度,缓解了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恐惧,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。今天,查房的时候,17床的爷爷摸索着老花眼镜,在手机上寻找相机功能,说:“我今年70多岁了,您是我见过好的医生,我可以给您照个相吗?望着爷爷期盼的眼神,他站直身子,让爷爷拍了一张满意的照片。

罗凤鸣4.jpg

生活上,他对待队员们如父亲,如兄长。身处疫情最严重的医院,他知道队员们心里不紧张,不害怕是不可能的。他每天都关心询问队员和红会医院医护人员的身体情况,帮助红会医院医护人员患病的家属会诊。在队员眼中,他永远沉着冷静,面带微笑。每一位队员身体有不适,他都会亲自去探望,了解病情并安排治疗。队里省第二中医院的一位护士低烧,他立即安排CT检查,检查结果显示右肺膜玻璃影,这和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很接近,接到放射科电话,他放下刚吃了一口的盒饭,立即赶到医院。看着慌乱不安的队员,他亲切安慰,立即调取队员出发前的影像对比,最后证实是虚惊一场,为了让队员不要有心理负担,他陪着队员慢慢走回驻地,让紧张的队员放松下来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3152642.jpg

好人寄语:

在重大疫情面前,我们是医生,治病救人义不容辞;我们还是党员,不能辜负院党委的信任,要以身作则,带领团队努力出色地完成救援任务


道德点评:

从埃博拉到非典,从援助非洲到援助湖北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国有战,召必回,战必胜。”在一次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他的肩膀扛起的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心,他的心里怀揣的是中华儿女的奉献之情,用专业解民之病痛,用无私化国之危难。


返回首页